董奉(220年—280年),字君异,号拔墘,又名董平,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和道教信徒。他出生于福建侯官县董墘村(今福州市长乐区古槐镇龙田村)。
董奉少年时便开始学习医学,并信奉道教。他曾任候官县的小吏,但不久后归隐山中,一面修炼道术,一面行医救人。他的医术高明,尤其擅长导引术,与南阳的张仲景、谯郡的华佗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董奉在行医过程中,不收取任何金钱或物品作为报酬,而是要求病人治愈后在周围种植杏树。重病愈者需种五棵杏树,轻病愈者种一棵杏树。数十年间,这些杏树逐渐蔚然成林,形成了著名的“杏林”
。此外,董奉还利用杏子换谷子的方式赈济贫民,使得当地百姓生活得到改善
。
董奉不仅以精湛的医术著称,还因其高尚的医德而受到人们的尊敬和爱戴。他被后世尊称为“杏林春暖”的始祖,并在民间广泛传播其神奇的故事和形象
。据《神仙传》记载,董奉曾祈天求雨、画符杀蛟等神异事迹,进一步奠定了他在人们心中的地位
。
总之,董奉以其卓越的医术、高尚的医德以及神奇的道术,在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成为中医史上极其特殊且令人敬仰的个案。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