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氯硝西泮副作用的问题,于是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氯硝西泮副作用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氯硝西泮的药理作用是怎样的?什么病可以吃?
氯硝西泮是一类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镇静催眠药,属于苯二氮卓类。它具有以下药理作用:
1.抗焦虑
氯硝西泮在小于镇静剂量时就显著改善焦虑症状。
2.镇静和催眠
小剂量表现镇静作用,较大剂量产生催眠作用,可明显缩短入睡时间,显著延长睡眠持续时间,减少觉醒次数。
3.抗惊厥和抗癫痫
氯硝西泮可通过抑制病灶的放电向周围皮质及皮质下扩散,终止或减轻惊厥和癫痫的发作。
4.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氯硝西泮有较强的肌松作用和降低肌张力作用,能缓解大脑麻痹患者的肌肉强直。
所以,基于氯硝西泮的药理作用,临床上可用于治疗以下疾病:
你好!对于氯硝西泮的药理作用,我来说说!
氯硝西泮,又称氯硝安定,属于苯二氮䓬类药物。苯二氮䓬类药物根据结构被分为三个亚类,2-酮基、3-羟基和甲基硫代。其中氯硝西泮属于2-酮基,属于产生活性物质的前体物质。最开始,氯硝西泮用于治疗癫痫的持续状态,后来被医者慢慢发现其抗焦虑作用强大,用于治疗焦虑症和酒精的戒断状态以及惊恐障碍。
追其药理作用,氯硝西泮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䓬受体,加强中枢抑制性神经递质r-氨基丁酸(GABA)与GABAA受体的结合,促进氯通道开放,最终降低神经元的兴奋性。
氯硝西泮半衰期长发40小时,这就导致人服用后能够快速改善且维持睡眠。但与此同时也容易造成困倦及次日的宿醉效应。而且,虽然氯硝西泮用于治疗酒精的戒断,但同时还能增强阿片类药物的镇静效应,所以二者不可同服,以免过度镇静,出现意识障碍,甚至昏迷。最开始的氯硝西泮有注射和口服两种剂型,后来由于某种原因,注射剂型已被停用。
抗焦虑:通常每天0.5-4毫克,具体剂量要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耐受程度,由于其半衰期长,通常选择每日最多服药2次。
镇静催眠:1-2毫克睡前服用。
抗癫痫:开始用每次0.5毫克,每天3次,每3日增加0.5-1毫克,直到发作被控制会出现了不良反应为止。成人最大量每日不超过20毫克,小儿0.01-0.03mg/kg.d。也就是说,假设一个30公斤的小孩,在控制癫痫发作时,应控制用量在每天30×0.01-30×0.03之间。也就是3毫克到9毫克,分3次服用。
一,孕妇:因为有增加胎儿畸形的危险。
二,儿童及新生儿:因为会抑制神经系统的发育。
三,严重的急性乙醇中毒:可加重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作用。
你好,我是精神科医生,氯硝西泮是精神二级处方药,是国家管制药品,也是我们日常广泛应用的基础药物,我来给你讲一讲氯硝西泮的药理作用。
氯硝西泮(clonazepam)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苯二氮卓受体,作用与地西泮(安定片)相似,加强中枢GABA与GABA、受体的结合,促进氯通道开放,使神经元的兴奋性降低。可能在杏仁核的恐惧回路抑制神经元的活动,起到抗焦虑的作用。对额叶皮质的抑制作用可控制癫痫的发作,其抗惊厥作用较地西泮强5倍,且作用迅速。氯硝西泮具有广谱抗癫痫作用。作用机制复杂,可能通过加强突触前抑制,而起抗惊厥作用。此外,氯硝西泮还可阻止皮质、背侧丘脑和边缘结构的致痫灶发作活动的传布,但不能消除病灶的异常放电。
氯硝西泮作为苯二氮卓类药物,同其它的苯二氮卓药物一样,是有可能出现药物依赖甚至成瘾的,尤其与其它可能成瘾的药物联合应用,成瘾的危险性会随之增加的。而且苯二氮卓类药物对呼吸的抑制作用也不容忽视,如果存在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比如严重哮喘的患者,是不适合使用氯硝西泮甚至所有的苯二氮卓类药物的。
服用氯硝西泮的患者是禁止饮酒的,因为氯硝西泮与酒精作用是可以相互影响,起到增效作用的。
另外氯硝西泮与治疗高血压的药物联合应用时是可能增强降压药物的药效的。
氯硝西泮作为抗癫痫药物,主要用于控制各型癫痫发作,对失神发作、婴儿痉挛症、肌阵挛性及运动不能性发作疗效较好。FDA(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批准用于惊恐障碍、伴或不伴广场恐惧。也可用于其他焦虑障碍的治疗。同时,可以作为急性躁狂和急性精神病治疗的辅助用药。尽管没有被FDA批准作为适应证,在临床上,仍被广泛用于睡眠障碍的治疗,且被广大医生认证为“最强苯二氮卓药物”。所谓强,不但指氯硝西泮的镇静作用最强,更是因为氯硝西泮的药物半衰期长达20~40个小时,有效作用时间大概12个小时左右,很多患者晚上服药后会感到腿软,不受力,走路需要扶墙,不然很容易摔倒,第二天醒后也会感到晕眩,一些患者晕眩的感觉要到9,10点钟才能消退。
记得刚参加工作那会,我的亲属问我,吃3片阿普唑仑都睡不好觉,有什么更厉害的安眠药,我像她推荐了氯硝西泮,还叮嘱她一定要少吃,她于是小心翼翼的吃了半片,结果睡了一天一夜,还是点了盐水促进代谢才醒过来……后来即使睡不着也不敢随便吃氯硝西泮了。
氯硝西泮在戒酒科对于酒精依赖患者的治疗中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应用氯硝西泮不但可以改善患者的戒断症状,缓解因为脱离酒精而产生的强烈的烦躁、焦虑、坐立不安,以及由于戒断产生的失眠。
氯硝西泮确实存在强烈的镇静作用,但是近年来对于睡眠障碍的药物滥用问题的调查也表明,我国广大失眠患者是存在明显的药物滥用的,很多失眠患者,尤其是老年失眠患者,为了追求更高质量的睡眠而过度使用安眠药物,导致药物依赖或者说物质成瘾。
氯硝西泮又称氯硝安定,属于中枢性苯二氮唑类药物,具有镇静、安眠、肌松、抗惊厥等药理特性,临床普遍应用于失眠症、癫痫、焦虑障碍、惊恐障碍、不宁腿综合征、呃逆等疾病的治疗,临床应用广泛,治疗副作用也较大。
氯硝西泮的主要副作用是肌松所致跌倒、行走不稳、头晕等,其依赖性和成瘾性也需引起重视。对于严重肝肾功能不全、重症肌无力、慢性阻塞性肺病、酒精和毒品成瘾患者,慎用。
该类药物属于精二处方药物,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规律使用,逐渐加量,缓慢停药,根据病情调整,也可按需服药,临床上也有见中毒表现,需注意识别,特别是瞳孔针尖样缩小是这类药物中毒的表现之一,对于家中备有该药物的家庭,需警惕患者采用药物进行自杀,需高度重视,做好药物保管和管理,减少恶性事件的发生。
氯硝西泮这种药有什么特点?
氯硝西泮是一种苯二氮卓类安眠药,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苯二氮卓受体,通过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的不同部位而发挥镇静、催眠、抗焦虑、抗癫痫、抗惊厥作用,由于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26-49小时),可增加睡眠的总时间,减少夜间觉醒的频率,适用于夜间维持睡眠障碍、多梦、早醒的患者。
氯硝西泮虽然有很强的镇静催眠作用,但是由于其半衰期长,因此有较强的宿醉效应,次日可出现嗜睡、困倦、头昏、疲劳、乏力等症状。长期服用氯硝西泮有较强的成瘾性,长期服药的患者应逐渐减量停药,不宜突然停药,以免引起反跳性失眠、头痛、焦虑、紧张、不安等戒断症状。
此外,氯硝西泮有较强的肌肉松弛作用,可引起呼吸抑制,加重严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呼吸衰竭,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患者应慎用。长期服用氯硝西泮,由于苯二氮卓受体长时间被占据而引起受体下调,导致出现药物耐受性,需要增加用药剂量才能达到原来的疗效,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发生不良反应的风险。
鉴于以上原因,目前临床上很少使用氯硝西泮治疗失眠症,而神经内科常常用其控制各型癫痫的发作,如癫痫失神性发作、肌阵挛性发作和精神运动性发作等。需要注意的是,老年人对氯硝西泮比较敏感,用药过程中容易出现低血压、呼吸困难、心动过速甚至心跳骤停等情况,因此,老年人应慎用此药,另外由于其具有较长的半衰期,老年人还应时刻警惕发生跌倒。
总之,氯硝西泮是一种长效苯二氮卓类镇静催眠药,但由于其不良反应多且发生率高,目前很少用于治疗失眠症,我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也未将其列入失眠症的治疗药物。氯硝西泮在临床上主要用于控制各型癫痫发作,老年人对其较为敏感,容易引起严重不良反应,危及生命,应慎用氯硝西泮。
参考文献:
氯硝西泮片说明书
中国失眠症诊断和治疗指南(2017版)
到此,以上就是对于氯硝西泮副作用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氯硝西泮副作用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