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在蒋介石面前毕恭毕敬点头哈腰令人五味杂陈
看到这张图片,杜月笙在蒋介石面前毕恭毕敬,点头哈腰的样子,令人心里五味杂陈。
作为当年上海滩叱咤风云的人物,杜月笙的发家史不得不令人称叹。
一个上海滩的小混混,能混出上海滩十里洋场的土皇帝,他的人生经历既富传奇色彩,也充满时代生存的烙印。杜月笙是个有争议的人物,放到今天,不得不说杜月笙的处世哲学确实利于现实生存。
他跟任何人打交道都能适应,情商极高,凶、狠、柔等拿捏得恰如其分,为了利益能屈能伸,在当年的上海滩,没有他办不到的事。
杜月笙出身低微,一个孤儿,沦落社会小混混,再从小混混一路飞黄腾达,靠他敢拼敢闯,善于借力,榜得黄金荣icon这棵大树,得以翻身。
再回看当年蒋介石落魄的时候,也投奔过黄金荣,后面发达了,黄金荣和杜月笙又都反过来跪舔蒋介石的势力。
杜月笙一生最大的硬伤还是没文化,出身不好,虽在名利场混得风生水起,始终有些低人一等的隐藏自卑感,从这张图片也可看出来他的卑微。
为利益可不择手段,内心还是仰望有文化学识的人,大学者章太炎icon这位傲骄的人,都被杜月笙收拢在自己的朋友圈,不得不说杜月笙的能力和他对文化人的仰慕和尊敬。因此他非常重视后辈子女的教育。可以说,反观杜月笙的一生,就是当老板的料。
仔细观察,哪个社会精英没落魄过?
别再说读书无用论了,无论哪个时代,真正有学识文化的人,无论你落魄或富有,总会有人暗中仰慕你,因为你拥有的学识比他们高不可攀,尽管嘴上不承认的,还是以财钱多而自傲自居者,内心谁又瞧得上谁呢?
真正来自灵魂的自信,更持久!
大亨的上海三大亨
上海大亨杜月笙,出生于1888年农历7月15日中元节,死于1951年农历7月14日鬼节。在香港去世前,他希望把遗骨葬回自己的老家上海高桥镇,现在仍未如愿。
父亲杜文卿因为儿子是中元节出生的,所以取名月生。杜月生后来发迹,成为海上闻人了,章太炎便引经据典提议他改名镛,号月笙。杜月笙是一个孤儿,14岁开始在大上海一水果店当学徒。他把一张水果刀玩得出神入化,经常把坏了的水果削好后,再售出。自立摊档后,以卖莱阳梨为主,所以一圈子里的人都喊他“水果月生”或“莱阳梨”。
进入青帮
杜月笙混迹于一群无赖之中,如果不是遇上了“套杆子福生”陈世昌,他一生充其量就是一个流氓白相。陈世昌在青帮中算不得有头面的人物,只是一个小脚色,但他辈份高,可以开堂收徒,杜月笙便拜在他门下。青帮就像掌握上海的一条钥匙,杜月笙推门而入,从而也开启了一段传奇人生。
青帮子弟数以万计,何以大上海偏偏成全了杜月笙呢?这当然是杜月笙有其过人之处的,一是有头脑;二是讲义气;三是爱面子。有头脑让他能收服“小八股党”,组织“三鑫公司”大发烟土财;讲义气让他能赢得周围朋友的信赖;爱面子让他能以一个大善人的面目出现于公众之中,确立海上闻人的地位。杜月笙成名后,一直希望漂白洗底,于是让手下人称他“杜先生”,增加文化气息,而不像黄金荣叫“黄老板”,张啸林叫“张大帅”。
虽然有了上述的三个优点,杜月笙的发迹还得靠运气。杜月笙经青帮中人黄振亿的引领,走进法租界同孚里黄公馆时,心里充满着期待与惊恐。杜月笙办事干练精明,很快得到黄金荣的赏识。让杜月笙成功上位的却是黄金荣背后的女人林桂生。有一次,林桂生得了病,需要阳气旺盛的人去服侍,杜月笙自告奋勇挑下了这个重担。这个女人不仅爱抽大烟,也爱抢大烟赚钱,每每黄金荣打听到那里有鸦片要上船,便把消息透露给她。在一次抢土(鸦片)行动中,带头的阿广与众人私分了两包鸦片,杜月笙也参与其中。事后,他把此事告知了林桂生。林桂生怒不可遏。黄金荣出面把阿广赶跑后,林桂生怒气难平,认为死罪可免,活罪难饶。杜月笙追上了阿广,晓之以利,动之以情,说动了对方的义气,自截一指头。杜月笙凭此,更得到了林桂生的器重。
自立门户
自立门户的杜月笙在黄金荣的特许下包了“公兴记”赌场,负责收取月息。针对赌场的“剥猪猡”风,杜月笙以抽一成利的条件摆平了“小八股党”,让他们变抢赌客为护赌客。与黄金荣、金廷荪(后来加入张啸林)组建的“三鑫”公司,是杜月笙站稳江湖地位的最坚实一步。这家公司表面是经营房地产,实则是经营鸦片烟的贩运。此时黄金荣因一个叫露兰春的戏子栽面,在共舞台被浙江总督卢永祥的儿子卢筱嘉带着一群人绑架了。尽管黄金荣在杜月笙与张啸林的周旋下,平安而不失面子地得到解救,但心理已受到严重打击,退意渐生。作为回报,黄金荣在华格臬路为杜、张造了两幢房子。自此,华格臬路216号成为了繁华热闹的杜公馆。
凭藉着冒升起来的江湖地位,杜月笙开始不满足于自己流氓大亨的身份,他利用帮众的势力,使用各种手段到处插手各大金融实业,得到了不少“董事长”的头衔;浙江水灾,孙宝琦发起了一个“救助乡亲赈灾会”捐款活动,杜月笙捐了一万元;法租界水电公司工人因待遇不公而罢工,杜月笙出面调解了工潮;为了广结知名与实力派人士,杜月笙有求必应,挥金如土,对于平民百姓,闲话一句,他也不负所托。没钱的时候,他剩不了钱,有钱的时候,他也所余无几。
与国民党的关系
1927年,北伐战争如火如荼。蒋介石对共产党势力急剧膨胀心存忌惮,有意“清党”。3月,陈群、杨虎邀上海三大亨共筹计划,成立了“共进会”。4月11日晚上,杜月笙把上海工人总工会的委员长汪寿华邀请至杜公馆,早已等候着的“四大金刚”迅即把汪杀害,并驱车至枫林桥把之埋葬。4.12政变正式拉起开了帷幕。稍后,上万“共进会”人员冲击了工人纠察队总指挥处与潮州会馆。共产党在沪势力顿时萎缩。
1931年,杜月笙的声望达到了最顶点。这一年6月,杜家祠在浦东高桥开祠。开祠当天,赠送匾额与题字的有蒋介石、张学良、章太炎等当时位高权重与德深泽厚的名人。开祠庆祝三天,天天接近一千席的宴会,更有梅兰芳等京剧大师的表演。一个从流氓起家,虽然创建了中汇银行,但依然暗地使用各种诡诈手段巧取豪夺的黑帮头子,能够得到黑白两道人士的共同追捧,可谓一时无两。黎元洪的秘书饶汉祥写过一联赠杜月笙: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
杜月笙此人不仅讲义气,还有骨气,不像张啸林那样做了汉奸。日军侵占东北后,杜月笙便不断筹募钱财去支持东北义勇军。上海一.二八事变时,他参加了“上海市抗敌后援会”,支持19路军抗日。当得知日兵潜入法租界,准备夹击国军时,杜月笙誓言不惜玉石俱焚,迫使日兵撤离法租界。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杜月笙积极响应当时政府的金融政策,还大量捐献了财物支持抗战。
评价
杜月笙,所有到上海的人都会听到他,所有写上海的人都会写到他,他是一部历史。他的一生风风雨雨折射着所处时代的光怪陆离。《剑桥民国史》的注释中说,杜月笙是上海最难以认识清楚但最有势力的华人。
他的女儿杜美如说,杜病重时,曾托《新闻报》总编钱永铭给毛主席写回信,可惜朋友喝醉了酒,把信错送给蒋介石。如果杜真的在晚年回到大陆,当上一官半职,历史便不是我们现在看的这个样子了。
杜月笙这个高桥镇的瘪三,成名后叫杜先生,现在的历史中,就是黑社会头子。
晚年生涯
上海沦陷时,他到了香港。在香港,杜月笙依然没闲着,他以自己的影响力把许多当时的名人接离敌占区,避免了他们成为了日本或汪伪的的走狗,同时,他还指挥在沪的帮众配合戴笠的军统刺杀汉奸,包括他的死党张啸林。香港沦陷后,杜月笙到了重庆,创办了通济公司,在国统区与敌占区之间做以物易物的生意,让日军得到了所需的货物。1945年,抗战胜利,杜月笙本以为一直追随的蒋介石会给他一顿好饭吃,可惜蒋为了洗脱自身与黑社会的关系,对杜已不再看重了。
国民党败退台湾时,杜月笙几经思量,选择了香港作为他的避难地。坚尼地18号成为杜月笙人生最后三年的蜗居。他死在这里,渴望葬回高桥,可惜现在仍骨埋基隆。人生有多少个1931年呢?黄金荣直到1953年,以86岁的高龄在上海谢世,而杜月笙在离65岁大寿还有一天前谢幕。
有四个原因造成了他的晚境凄凉与生命早辞。
一,蒋介石的忘恩负义。蒋介石曾拜黄金荣为师,黄金荣也曾慷慨施予过蒋。蒋与黑帮的关系非常密切,1927年,便是靠杜月笙等出钱买枪置炮,组织数百暴徒从法租界出发,才完成了他的上海“清党”图谋。自一.二八事变后,蒋认为杜支持抗战的行为破坏了他的全盘部署,对杜心存芥蒂;至重庆时,蒋深感于杜的帮众势力,有意砍一两个来杀鸡警猴;到了1945年,杜满怀豪情回沪,希望从下流进至上流,而更进一步能出入仕途,但蒋把他的上海市长的美梦粉碎了,而且他的弟子吴绍澍虽身为副市长,却一点不买他的账;退而求其次,杜希望能当上海市参议会议长,但这也不能遂他的愿,只好在当选后,旋即辞职,让给蒋属意的潘公展与徐寄禛;避港居住时,蒋介石虽三番四次邀他到台,但显然是为了防止杜被统战到中共。
杜月笙不是不想到台湾,只是人离乡贱,况且当初抗战胜利后,宣铁吾与蒋经国已经把杜的势力归为扰乱市场与治安秩序的祸源,甚至把杜的得力助手万墨林与杜的儿子杜维屏拘捕。属于杜月笙的那个乱世已经过去了。一生资助救济过无数人的杜月笙,对蒋介石总是毕恭毕敬,而蒋的所作所为却让他寒心。在晚年,每想起这个人,杜月笙恐怕不会有好心情。
二,哮喘病。这个病是致命的。1939年,杜得悉汪伪内的高宗武有意反正,于是坐飞机到重庆与蒋介石商谈。回航时,遭遇日机的追击,好在机师冲高伏低,全机的人才保住性命,但杜月笙却经不起飞机上的颠簸,特别是高空上空气的稀薄,竟落下了哮喘病这个症。而正是杜的居间运作,成功地把高宗武与陶希圣接至香港,并把《日汪密约》带了出来。
三,迷信。杜月笙也不例外。当年,杜月笙跟随黄金荣逛城隍庙,遇到一位算命和尚,和尚对他的前程算得很准;后来,他在共舞台负责黎元洪的保安,听得把门人说看见共舞台内冲出数只狐狸,而稍后,黄金荣便跌霸了。当杜得病缠绵病榻时,对算命看相更有依赖。虽然一些算命师明着对杜说一些好话,但杜不相信,让人把自己的生辰八字带到台湾,让台湾的“六月息馆主”算,算的是:“64岁在辛卯,天克地冲绝难渡过。”
四,雄心不再。最厉害的时候,杜的名片密密麻麻地写满各个头衔,交朋结友钱如流水,但死前口述遗嘱,只有一笔十余万的美金留给亲人。离开了上海,离开了那些往昔的日子,谁还相信自己能像当年一样打下一片新世界呢?能让他站得上台面的中汇银行搬不走,还在上海,那是中共的势力范围内了。所有的一切,都如寒风扫落叶,烟消云散。
8月7日,杜月笙把后事交给陆京士处理后,便静静地等待死亡的到来。8月16日,乱世中的产物杜月笙于没有希望中辞世。 张啸林绰号“三色大享”,浙江慈溪人,1912年随青帮流氓季云卿到上海,先做鸭子卖补药,一步步混成法租界青帮头目之一,开赌城、办妓院、玩女人。其涉猎过的生意有鸦片、纱布、交通、银行等,上海沦陷后组织“新亚和平促进会”,为日军购运军用物资。后接受日伪委任,准备出任伪浙江省长。1940年8月被国民党特务收买其保镖林怀部,遭枪杀而亡。电影也是这样演的。
杜月笙在旧上海的势力有多大?
真正有实力的人从不虚张声势,一个侧面、一个瞬间甚至一句话足以说明一切!
要问青帮龙头杜月笙在上海滩的势力有多大,举几个这样的例子最能说明问题。
旧上海有一桩人尽皆知的轰动事件,那就是1931年杜氏祠堂的落成庆典。论奢侈程度,曾经的上海滩首富哈同、晚清官商大财阀盛宣怀家族都不曾有杜老板当时的手笔;论各方势力捧场那就更是如此了,杜氏祠堂落成,不仅租界破例给足了杜老板面子,庆典来宾更是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的权贵名流,从北洋元老到民国当权者,从四海帮会龙头到南北名士名伶——不是一手遮天的实力人物,怎可能有这样的气派场面!
再说杜老板的三鑫公司,这个由青帮托起的贩毒巨巢不仅掌控着上海滩各路黑势力,光是一年的收入就让人瞠目结舌,五六千万的收入相当于当时政府财政收入的五、六分之一。
没有钱的黑帮不算真牛逼的黑帮,很有钱的黑帮才是真正的社会话事人。
这是抗战前,到了抗战,杜老板展示实力肌肉的方式就更霸道了,有三个瞬间最震撼。
第一个,一.二八淞沪抗战期间,面对日军想绕道租界包抄偷袭19路军的危局,杜老板挺身而出,在租界、日军代表面前甚是霸气地撂下了这样的狠话:如果日本人利用租界打中国人,我杜月笙要在两个小时内把租界全部毁灭!
正是这样一句狠话终结了日本人的阴谋!因为所有人相信,杜老板在上海滩是有这个实力的,他的这句狠话不是虚张声势,而是实打实的警告。
要问杜老板在上海滩的势力究竟有多大?两小时能把租界灭了,就是最好的诠释。
第二个,八.一三淞沪会战期间,杜月笙联手戴笠在短短半个多月内就组成了一支上万人的苏浙别动队,振臂一呼就有上万人马,这绝对是杜老板硬实力的又一次展现。
第三个,上海沦陷后,杜月笙远走香港。面对日军对其门徒的报复行动,杜老板只发了几道江湖号令,结果上海滩的日常秩序立马就瘫痪了,各种抢劫、盗窃、杀人事件频发,更要命的是全上海的粪便没人清理了,粪帮罢工了——这一幕足以见证杜老板对上海滩实际的掌控能力,柴米油盐酱醋茶,吃喝拉撒睡,越朝底层去,杜老板的威力越大。面对这样的杜老板,日本人怎能不妥协。
啥样的人真有实力?能让强敌妥协的那一类。
这是展现地下实力,再说地上实力。
杜老板在上海滩身兼金融、实业、各社会组织七十多个头衔,门下的“恒社”精英弟子五六千之众,这些恒社弟子可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地痞流氓小喽喽,有一个算一个,全是各行各业实力人物。
地下掌控青帮底层弟子,地上掌控上海滩各界精英,再加上杜老板独特的“钞票经剑”江湖手段,说杜月笙是上海滩的民间皇帝,那是一点不为过。
小到任何人丢个箱子,大到台面上的利益纷争,在当年的上海滩,没有杜老板摆不平的事。
而摆平各种麻烦,往往只需要杜老板的“闲话一句”。
能举重若轻到这种地步,三百年来帮会中人,估计也就杜月笙一人能做到。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