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河南下辖的地市都改回古代的名字你觉得哪个更好听
河南,地处中原,简称为“豫”。古时候又被称为中州、豫州,而整个河南因为古代大部分位于黄河以南,因此得名河南。河南的地理位置也是极其重要的,它是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有着“九州腹地”的美誉之称。
河南也是我们国家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与其它三大文明并列。整个河南地区,自宋朝以前都是我们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等等的中心,在这里前前后后有二十几个朝廷在这里确定国都。也是因为这一点原因,使得河南成为当今中国拥有古都数量最多的省份,没有之一!同时这也造就了许多优秀的旅游景点。
进入现代之后,河南全省被划分为17个地级市、1个省直管市政府驻地,这些省市的名称就不一一介绍了。这些省市有的是保留了古时候的称呼,有的是改用现代的称呼,不一而足。有的改名成功了,有的改名失败了,最为典型的例子就是鹤壁市的淇县。这个淇县古时候叫做什么,叫做“朝歌”!两张对比,高下立见。
除了鹤壁市的淇县改名失败之外,还一个市下属的县城,他们的名称更是一言难尽,这个市就是信阳市。信阳市下属八个县城,分别是息县、固始县、光山县、商城县、新县、淮滨县、罗山县、潢川县这八个县城。根据记载,现在信阳市的地域划分可以追溯到商周时期,是在这个时期奠定了最初的基础,之后经过漫长的时间演变成现在的格局。
首先我们要说的是息县,息县是这八个县城当中最为独特的一个县城。息县——古时候称“息国”。根据记载,这个地方是周武王十三年的时候,划分给羽达的封地,他在这里建立了息候国,也就是息国的最初雏形。之后,在公元前六八二年,被当时的楚国出兵讨伐,最终被其攻占,改名为息县。
从这个时候开始,息县就一直沿用这个称呼,因为这是我们民族上第一个设立的“县”。在这之后,长达两千七百年的历史当中,哪怕朝廷变更无数次,他的名称却没有一次改变。它也因为这一点,获得了一个“天下第一县”称呼,毕竟息县可以说是我们国家“郡县制”这一制度的活化石一般的存在了。
第二个就是固始县了,固始县旧称“寝县”,是西汉时期的称呼。这个县城的名称,仅凭个人观点,我认为“固始县”比“寝县”要好听一点。这个地方是在秦朝统一六国之后更名为“寝县”的,一直延续到东汉时期。在李通被封为固始侯的时候将这里划分为他的封地,也因此更名为“固始”,并且延续到现在。
第三个光山县,他有两个称呼,一个叫做西阳,一个叫做光城,你觉得哪个更好听一点?光山县的经历就比较坎坷了,他最初的时候是楚国境内的一个地区,同样是在秦朝统一六国后更名为“西阳县”,等到了南朝的时候再一次更名为“光城县”。好景不长,隋朝的时候再次更名为“光山县”,之后一直沿用至今。
第四个是潢川县,他的历史也不短,但是名称使用的时间却并不长。周武王时期,这里被划分为陆终的封地,是为黄国,同样是在秦朝统一六国后,这里的名称发生了改变,叫做“弋阳县”。不过之后又因为各种原因而多次更名,最终在民国的时候命名为“潢川县”一直沿用至今。
第五个是商城,古时候叫做“雩娄”。他的经历更加复杂,“殷城县”、“赤城县”、“商城县”在这三个名字中来回改变,一直到近代才确定下来不再改变。第六个是新县,它的确够新,建立的时间不到百年,建立初期,他的名字叫做“经扶县”,是在民国时期建立的一个县城,和其它几个地方比起来就是一个“毛头小子”。
第七个是罗山县,这个名字没有改变过,自从命名之后,就一直叫做罗山县,而他被命名为罗山县的原因是因为他的境内有一座山,叫做罗山,因此而得名。
最后一个叫做淮滨县,他的建立时间比新县更短,是建国后新设置的县城,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地方。这八个地方,你认为现在的名字好听还是以前的那些好听。
河南省改名的城市
驻马店。
驻马店之名初见于明代,作为古镇,始建于明朝天顺年间(1457—1464年),隶属于当时的确山县下隗保明宪宗成化十年(1474年),崇简王朱见泽就封汝宁,在此建庄并设驿站。由于这里自古交通便利,八方辐辏,官宦过往,商贾云集,驿差穿梭,其驻马投宿的客栈马店甚多,驻马店的称谓由此而来。驻马店地理位置东西贯通,南北贯通。中国古代分为九州,驻马店市属禹州,故有“禹州腹地、天下中心”之称。驻马店古称中州、汝南、蔡州。这些名字比现在的好听多了。
驻马店设市后,汝南成为驻马店下辖的县。在历史典故中,经常提到汝南这个名字。古代的汝南比现在的汝南郡要大的多。古为汝南县,后改。明朝时,朝廷在此设立驿站,为南来北往的人们提供便利。因驿站马匹多,又有客栈住宿,故改为驻马店。后来,这个名字逐渐代替了汝南,但现在很多网友认为还是把驻马店改回汝南比较好。驻马店是一个年轻的地级市。2000年6月撤销驻马店地区,设立地级驻马店市。面积13519平方公里,辖1区9县,人口690多万,车牌号为YuQ。很多人认为驻马店的经济发展不是很好。2019年经济总量2742亿元,在河南各市中排名第九,处于中等水平。
有哪些老地名被改后让你觉得很可惜?
改名最可惜的城市有黄山、临沂、西安、宝鸡等等。
1、黄山市
黄山市是安徽省的一个地级市,黄山市以前的名字并不叫这个,而是叫徽州,所谓的徽州也就是安徽省的徽,安徽省之所以名叫这个,就是因为省内有着安庆市还有徽州这两个城市,可是徽州为了能够改善本地的经济,大力发展黄山的旅游业,也才改名叫黄山市,确实,黄山市的发展的确是日渐增长,但是这也叫人感到可惜,很多人还是觉得脚徽州更好。
2、西安市
西安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也是我们国家历史上建都最多的城市,历史上先后有十几个王朝在这里建都,在以前西安的名字可不叫西安,而是叫长安,如今也有很多长安衍生的小说,就好像韩寒的小说《长安乱》就是描绘的长安,而且还有很多以长安为主题的歌曲,在很多爱好文学历史的人心中,长安更是心中的圣地。
3、临沂
临沂,临沂是山东省的一个地级市,很多人对临沂这个地方可能并不熟知,比较清楚的可能就是这个城市有一所比较出名的医院,但是事实上,只要一提起以前的名字你肯定知道,那就是琅琊,临沂古名叫琅琊,历史上琅琊可以说是人才济济,诸葛亮就是当时的琅琊人,是琅琊的三大家族之一,而如今的临沂得名于临沂市的临沂河,自然,琅琊这个名字听起来也更加的有韵味一些。
4、宝鸡
宝鸡这座城市的古称有称陈仓、雍城、西岐等,是个具有浓厚文化底蕴的城市。这些名字无论哪个都比宝鸡这个名字文艺太多。韩信著名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之计正是发生在此地,“暗渡陈仓”也成了一个众所周知的成语。但据说唐玄宗在安史之乱中,被两只山鸡引路从而得救,玄宗言陈仓乃“宝地神鸡”,此后陈仓因此改名。
50个古代中国好听的地名
河南
汝南——驻马店(河南)。汝南,多有文化底蕴!汝南在三国演义中比较为人熟知,你能想象一下袁绍说“吾乃驻马店四世三公的袁家公子……”驻马店被网友称为改得最惨的名字。
应城——平顶山。满满的乡村非主流。
朝歌——淇县。小时候都看过《封神榜》吧,中国华夏文明的主要发祥地之一,是商朝的国都。每朝高歌,多好!
牧野——新乡。源于牧野大战。
牧野之战
澶渊——濮阳。襄公十二年晋齐诸侯会盟的地方,也是宋辽澶渊之盟的地方。
桐丘——扶沟。这改的有点大。
隐阳城——漯河。隐阳城,有没有美哭?
原来那些名字都是史书上经常看到的!
2.山东
琅琊——临沂(诸葛亮的故乡)。琅琊听着就很有底蕴和尊贵 。“琅琊榜”看过没有?用现在的叫法应该叫临沂榜……
兰陵——枣庄。 “兰陵美酒夜光杯” ,还有英俊的兰陵王,这一下子变枣庄,“枣庄美酒郁金香”,“枣庄美酒夜光杯”,还有枣庄王哈哈。
登州——烟台。 “东方云海空复空,群仙出没空明中。”苏东坡的《登州海市》让登州名垂千古,更多了一份诗情画意,沾染了文人墨客的雅致风范。
东昌——聊城。何谓“东昌”?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过了济宁,还有东昌”,明清时期的东昌繁荣昌盛,如此名副其实。
3.安徽
徽州——黄山。 “一生痴绝处,无梦到徽州”多诗情画意啊 ,改了黄山,估计是因为发展旅游业,名声更好打响。
庐州——合肥 。诗词里“烟雾飘渺的庐州”,一下子变成烟雾飘渺的合肥。歌曲
4.陕西
长安——西安。长安,丝绸之路的起点,取“长治久安”之意。多少人的大唐梦是从这个名字延伸出去的。
陈仓——宝鸡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改名后叫暗度宝鸡
葭州——佳县。还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5.浙江
会稽山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